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

2012年:80-90 後對買樓的困擾



留意上述那麼漂亮的房屋都是要付管理費的

香港環境早巳改變
說到想做生意,現今的香港,無論教育和環境,都是較適宜受雇領薪。老一輩似乎比較自由,可以推一台小車賣小吃,或在屋村經營士多。今天地價昴貴,實業生意比較困難。香港政府也一直沒意再引入實業模式。


消費模式早巳改變
電子產品及互聯網發達,一再窄人民的財富。智能手機近乎是必需品,上台月費無法避免。電腦也廣泛到每人至少一台,人類對耗電量都比以前多。文化愈進步,開支就愈大。其中包括香港強積金。強制式消費現像日漸擴大 ,社會在千方百計要從人民身上把錢拿走,而美國印銀紙的方法,可謂是合法打劫,錢放在銀行會自我眨值,誰偷走了我們的乳酪?

上述兩點,是想指出打工再配合炒賣,還好過自己打本做生意。若然不先明白這種新模式,確實買樓也相當困難,錢也得愈來愈難儲,這是逃避現實。

社會出現投機炒賣維持多年,在此定義三類人
股票與樓房炒賣,有如賭場,可先定義兩種人
  - 賭勝了的人
  - 賭輸了的人
第三類,是情願找少點錢,比較安穩,定義為安穩型。

針對安穩型分析
第三類人沒有對錯,但沿用舊的一套生活,沒有在意社會變化。他們應明白自己跟別人的分別,就是人家願意冒險。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逢賭必勝,不想輸,就只有安份,那就不要想買樓,因為買樓本身就是有風險。安穩與冒險要並存是矛盾,觀點不應著眼於賭勝了的人,也要明白賭輸了的人也同時存在。

樓價本來如股票般存在風險
想安穩的人,其實未必適宜買樓,只因樓巿本來就有風險。若然要樓巿沒風險,樓價就要只升不跌。如果要政府壓減樓價,那能否保證錢不多的人,一旦入巿就不會跌價?有沒有可能窮人買了就保證要升?那升了,下一代又認為錢不夠,到時又減價還原?當然,上述問題都是否定的,反映著窮人的一種矛盾,希望入賭場可以享受內裡的尊貴豪華,或一種自我滿足,但同時認為入場費可以減,也不能輸錢,於是只有待在門口抱怨,去賭場理應是每個人的必需品。


定律是相向的,樓價是可升可跌
買樓有如投資股票般,有"風險"存在。樓價便宜並不代表無風險,因為息口貴,及難以跟銀行借錢,樓價處於下調,供款不斷被蒸發,同樣要付出相向的代價。因此,想政府壓"減"樓價是不切實際,先別說減,每當政府發言,字詞上是用壓抑,即是把增長拖延。

若要說住屋是必需品,目標應該是轉移在公屋上和物價上,不要被社會聲音利用。那還要認為買私人屋苑是可以安居嗎?


樓供滿了也是要付管理費
買樓對金錢的運用,可以說是複雜。管理費有可能年年加,即使樓供滿了也還是要付錢。若然通漲再持續,管理費有可能跟公屋租金無異。於是乎,樓就更加要用來炒賣,最好用來收租。若然錢不夠,何必太渴望買樓?

富爸爸書中指出,一件資產若然要人去付錢 (供款/管理費),它就不算是資產,資產是應該要帶來收益(富爸爸,窮爸爸),只有炒賣和收租才可以達成目的。

有樓無樓的人,都得付錢:

做樓按的人   :PAY FOR LOAN WITH MGT FEE
巳供滿樓的人:PAY FOR MGT FEE
在租樓的人   :PAY FOR RENT


再次提醒第三類人,何必要自己拿苦來辛?

中產階買了樓是否值得羡慕?
其實買樓和買股票的風險,做人民根本沒法控制,有如一個賭局裡,最終都是等莊家話事。因為這類人是在冒險,大家只是在鬥賭升跌,有人怕政府出招壓巿,有人認為不會,那個真?所以,這是一場賭局。這裡再重申,有樓並非真的那麼好。

別迷失自我,誤以為環境很差
不要想到不夠錢,覺得不能買樓,是一件很痛苦的事。其實有公屋跟家人住,也是金錢上的一種自由,做樓奴是要受樓按困綁,住公屋的錢絶對不及供斷一層樓的錢為多。就算要租私人屋苑,想住得舒適,都要二個或以上人數夾錢,才能租到好的居所。兩者可以歸納為一個共通點,就是古往今來,想住得地方大,都要幾個人迫在一起。 有人渴望的所謂私人空間,在香港是一直不太存在。人本身是群體動物,一生人的課題,都要學習跟人相處,尤其是家人,在此不是想說教和怎包容家人,而是屋企關係都無法弄好或取個平衡,那出來社會工作,多數跟人相處有問題,升職加薪多數較難。 

如果想有地方跟伴侶親熱,或想有私人空間安靜一下,可以間中去酒店,這是能夠平衡的,或可以去旅行,也可能因此找到不用留在香港的機會。這種充電減壓的方法,都好比買樓安全,第三類人應該在自己的資源裡找到點點天地才較實際,或既然清楚自己不適合供樓,自問薪水難有突破,請早點計劃定爭取公屋,這是留在香港最好的方法。

總結
樓價不會只升不跌,入得場就有風險,做巿民都要等莊家話事。若然想冒險,就只有自己努力,準備進入賭場。當今買樓收租,回報仍然相當理想,只要付筆首期,本金會自我增大,即使樓價不升,租金在不斷成為供款的本金。正因為這樣,買樓收租的風險是相當低。我就是情願不自住,把自己名下的物業放租了。樓買了要煩開支,放租又沒得住,所以買樓又有什麼好羡慕?這到供滿了時,人都老了,那時候還有什麼野心可言?買樓確實不適宜想安穩的人,那不如想想沒樓的話,都可以試找自己的天空。


參考:
清崎, 羅 (2007). 富爸爸,窮爸爸, 美國: 高寶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